? ? ? ?導讀:2019年高企認定政策變化 2019年繼續了2018年開始的收緊政策,認定規則細化、量化、大數據對比檢測等方式進入申報管理。申報系統主要變化有: 1、II類知識產權只能用一次自動對比檢.....
2019年高企認定政策變化
2019年繼續了2018年開始的收緊政策,認定規則細化、量化、大數據對比檢測等方式進入申報管理。申報系統主要變化有:
1、II類知識產權只能用一次自動對比檢測
知識產權板塊添加了“是否以前使用過獲取高企資格”檢測II類知識產權重復使用;另外,取消了知識產權跟主營產品的相關性描述要求。
2、新增人才類別
人員板塊增加“千人萬人計劃人員及科技獎人員”填報欄。
3、加強高新產品及項目的核心技術描述
項目板塊、高新產品部分新增加項目核心關鍵詞描寫要求。
4、突出高新技術產品認定及佐證
成果板塊突出展示項目、專利、成果、高新產品的關聯性描述、佐證等。
5、基本信息增加經營范圍
企業基本信息板塊要求填報企業的經營范圍及企業簡介,檢驗申報領域與經營范圍符合度。
2020年政策變化預測
根據2018年、2019年的變化趨勢,2020年大致將在知識產權、財務數據方面進一步完善。以下意見僅作為2020年申報高企認定的參考,最終政策以主管部門最新文件為準。
1、知識產權申請時間限定在申報期的三年中,打擊集中突擊堆砌知識產權。
認定評審科技創新事項發生時間以申報前三年為主,佐證科技創新的科研項目、知識產權必須發生在這三個年度;
企業申報高企當年申請或轉讓的專利、認定的研發機構、簽訂的產學研合作協議等將有不被采納的風險。
2、通過大數據對比企業財務數據,杜絕財務作弊。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必須“三表一致”,即企業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企業財務報表、研發投入專項審計報告中的企業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
數據不一致有被否決風險,出具數據不一致說明有不被采納的風險。
3、加強抽查審核,不按照要求填報數據有被取消資格,追繳獎勵的風險。
2019年通過抽查陸續取消了一百多家企業的高企資格,還處罰了部分企業,2020年該政策將會進一步加強。特別是規上工業企業享受高企政策獎勵、享受高企優惠資格與企業是否填報工業直報系統B203企業研發投入掛鉤。
2020年企業如何備戰高企申報
以下建議根據政策變化趨勢以及經驗總結,供申報企業參考,最終政策以主管部門最新文件為準。
1、提前準備知識產權,有備無患總是不會錯。
準備在2020年認定(復審)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請檢查相關知識產權申請(轉讓)審批進度,最好能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
2、提前做好財務數據一致性準備,這對于申報認定以及認定后獎補、抽查都很重要。
企業除了要注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三表一致”,還要注重報表的規范性。建議企業從現在開始嚴格檢查各類數據報表,避免在填報報表時出現數據不統一的現象。主要做好企業申報數據與統計部門一致性審核;企業申報研發費用與申報稅務部門研發費用一致性審核。
3、注意合規性風險,合規性甚至具有一票否決權。
企業納稅信用等級核實;
企業填報國家科技統計報表規范性審核;
企業誠信、行政處罰、違規等情況審核。
2020年申報高企工作建議
企業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準備2020年高企申報呢?還是得從知識產權、研發費用歸集、人員架構以及研發立項四個方面準備,這方面的攻略已經很多,再次簡單匯總供有需要的企業參考。
1、盡快獲得自主的知識產權
上文已經提到了,不再贅述。
2、提前歸集研發費用,建立科技財務體系
高新技術企業指南明確規定了研發費用的范圍,并明確指出企業應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列支并單列到具體研發項目。如果企業在早期階段沒有建立研發費用專賬,后期工作量很大,提前歸集研發費用非常重要。同時還有高新收入也是如此處理。
3、事先建立合理的人員結構
認定條件要求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要在10%以上。并且人員需要有合理的架構,這就要求企業要建立人力資源體系,符合公司技術需求。
4、預先規劃研發立項,規范組織管理制度
立項是科技創新基礎。組織與制度是軟性得分項目,越來越被重視。企業要在前期做好項目規劃與定位,做好立項評估,注重立項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風險可控;同時還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術難題,以此推動企業形成科技成果轉化,才能使其在評分中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