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據《石家莊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若干措施》(石政辦發〔2017〕54號)文件精神,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目標任務,聚焦重點,補齊短板,進一步調動全社會抓科技、謀創新的積極性,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快發展高新技術企業
1.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加大高新技術企業扶持力度。自2018年起,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每家給予10萬元后補助資金支持,重新認定的,給予5萬元后補助資金支持;全面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征收的優惠政策,充分調動企業申報和創建高新技術企業的積極性。(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新樂市稅務局、開發區管委會)
2.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培育服務力度,引導創新資源和創新服務向入庫的后備企業集聚,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長性高的創新型企業。(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財政局)
3.加大科技招商力度,積極引進京津高科技企業,對京津高新技術企業在我市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納入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對整體遷入的高新技術企業,按照《河北省跨區域整體搬遷高企資質認定實施細則》的規定,直接推薦上報。(責任單位:市發改局、開發區管委會)
二、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
4.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不同階段的成長需求,進行梯度培育、差異扶持,推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各鄉鎮、街道)
5.落實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規定再加計扣除75%,以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責任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新樂市稅務局、市發改局、市財政局)
6.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開發并擴大中小企業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領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管理指導、技能培訓、市場開拓、標準咨詢、檢驗檢測等服務。(責任單位:市發改局)
7.完善科技企業孵化服務平臺建設。支持發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創新創業平臺分別給予20萬、10萬、5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局、開發區管委會)
三、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平臺
8.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扶持一批優勢明顯的企業研發機構升級為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技術創新平臺分別30萬、20萬、10萬元獎勵。對新建的院士工作站,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建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分別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9.開展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機構達標行動,按照“有人員、 有場所、有設備、有經費、有項目”的要求,支持企業普遍建設研發機構。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擁有率達到30%。(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四、支持建設新型研發機構
10.探索建立形式多樣、機制靈活的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模式,積極培育研發、孵化和服務業績突出的新型研發機構,增強其獨立運行的實體地位。(責任單位:市發改局)
11.扶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壯大,在科研設備進口、人才引進、項目申報、財政資助、政府采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五、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12. 建成京冀科技成果新樂轉化基地。與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共建科技成果新樂轉化基地,充分發揮北京和省會在科技、產業、空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資源,面向北京、全國乃至全球征集技術、篩選成果,促進國內外的先進適用技術、科技成果在我市實現轉化應用和示范推廣,促進技術轉移服務業加快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責任單位:市發改局、開發區管委會)
13.實施科技計劃專項,每年組織5項以上科技計劃項目。(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財政局)
14.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建設,激勵企業、高校進一步開展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活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在不增加編制的前提下建設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積極培育發展社會化技術轉移機構。(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教育局)
15.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建立重大成果轉化數據庫,征集梳理各領域科技創新成果入庫轉化,重點轉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產業帶動性強的科研成果。每年組織重大成果轉化項目2項。(責任單位:市發改局)
16.組織重大科技成果對接行動,廣泛開展多層次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工作。開展系列科技成果推送,依托技術轉移機構 ,每年組織科技成果推送活動2場以上。(責任單位:市發改局、開發區管委會)
六、加強專利創造運用
17.實施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加大發明專利授權資助力度,調動我市企業、高??蒲腥藛T發明創造積極性,每年授權發明專利5件以上,到2020年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件。對新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一次性資助1萬元。(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財政局)
18.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工程,建立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規范體系。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引導,幫助企業全面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精神,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展企業專利導航分析與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評議,每年實施導航評議項目2項,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責任單位:市發改局、開發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七、加大科技投入
19.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強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按需派駐科技特派員,對每個工業類科技特派員駐點單位下達科技項目經費10萬元,其中2萬元作為特派員工作經費;對每個農業類科技特派員駐點單位下達科技項目經費5萬元,其中1萬元作為特派員工作經費。(責任單位:市發改局)
20.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申報省、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支持科技型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鼓勵依托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小額、便捷、靈活、多元融資。依托石家莊市科技創新券制度,實現與京津科技創新券相互銜接、互認互通、統籌使用。(責任單位:市發改局、金融辦、市工信局)
21.持續加大財政和全社會科技投入力度。確保市財政對科技投入只增不減,重點保障應用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等公共科技活動,引導支持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設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對上一年度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在全市排名前3位的企業和上一年度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全市排名前3位的規模以上企業,按貢獻率分別給予3萬、2萬、1萬元的補助。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2%以上。(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改局)
22.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效應,充分發揮市級政府投資基金的作用,積極探索財政直接支持與股權投資相結合的科技投入機制,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科技創新。(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財政局)
八、強化督導考核
23.加強科技創新考核,將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重點目標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市政府年終進行考核。將高新技術企業新增數量、各鄉鎮、街道財政科技投入情況等指標納入黨政領導班子考核體系,增加科技創新考核指標權重。(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委組織部)
24.加大對科技創新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加強政策培訓,開展政策落實試點,強化督導檢查,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營造良好創新環境。(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新樂市稅務局、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