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市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黑政規〔2021〕7號)精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進一步提高全市科技型企業的數量和質量,為我市轉型振興和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作用,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聚焦科技型企業數量增加和質量提升,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
二、工作目標
推動新興產業轉型快速發展,形成以煤為基、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新生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從少到多”;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從小到大”;培育具有行業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實現“從無到有”。到2023年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存量目標達到49戶;銷售收入或估值5億元以上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力爭實現“零”的突破。
三、主要任務
(一)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
鼓勵科研人員和大學生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參股方式創辦科技型企業。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科技創新載體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鼓勵縣區和園區在拼環境、拼服務、拼專業上下功夫,吸引國內外科技企業到我市投資創業,做好專業化招商、專業化服務,生成一批科技型企業。(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經合局、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二)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明確縣區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主體責任,各部門聯動,市縣區聯動,堅持穩存量、提增量、保落實、優服務,做好高企培育儲備工作。落實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扶持資金用于提升研發人員比例、企業研發投入和獲得核心知識產權,加快形成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的增長新動能。(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三)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
引導鼓勵科技型企業與科技投資機構對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股份制改造,以培育科技型企業上市為導向,實施動態優化調整,遴選一批科技實力突出、創新能力強勁、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型企業,納入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重點培育。(市金融服務中心、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四)支持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支持企業牽頭承擔各類科技項目,建設技術創新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和聯合攻關。完善國有企業技術創新業績評價機制,加強國有企業研發投入考核,將研發投入視同利潤計入經濟效益,提高國有企業研發投入考核權重。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民營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鼓勵民營企業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在科研立項、成果轉化、參評省級重大獎項等方面,享受全職引進人才同等待遇。(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人社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四、推進措施
(一)支持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或離崗創辦科技型企業,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作為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據;離崗創業期三年內保留人事關系,檔案工資正常晉升,享有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相關政策待遇。鼓勵創辦科技型企業,對畢業五年內的高校畢業生、七煤分流自主創業或靈活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失業職工首次創業并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創辦科技型企業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從事個體經營給予3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對大學生團隊創業的,一次性創業補貼上浮100%。同一申請人創辦多個實體的,只能享受一次創業補貼。設立七臺河市創業創新專項扶持資金,每年安排500萬元,專項用于創業創新項目補貼及獎勵、孵化基地補貼及獎勵、創業創新活動補貼。(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創新補助。為擴大科技服務供給,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深入貫徹落實省科技創新券政策,組織指導我市購買研究開發、檢驗檢測認證、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科技資源等服務的符合兌付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申領及兌付創新券。(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三)加大科技型企業獎補力度。落實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培育力度,鼓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規模以上企業給予 25萬元扶持資金,規模以下企業給予15萬元扶持資金,對復審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扶持資金;對新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2萬元扶持資金。對在我市新注冊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入駐國有資產創新載體的免三年房租。(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四)加大科技型企業引進力度。梳理分析全市區位、資源、科技以及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強化重點區域和領域合作,有針對性地加大對發達地區開展科技招商引企工作力度,吸引國內外知名的科技領軍企業到我市投資、創業和開展科技合作,做好專業化招商、專業化服務,生成一批科技型企業。持續開展科技成果招商及轉化對接活動,以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目標,引進和轉化一批符合我市重點產業需求的高技術成果,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我市。(市科技局、市經合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五)引導企業提高研發投入。落實國家、省關于企業研發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及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各項舉措,各類財政扶持資金優先支持有研發投入的企業。對符合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科技型企業,研發投入100萬以上、履行統計填報義務及符合省補助資金政策的科技型企業按1:1比例匹配資金,給予最高20萬元資金補助。(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統計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六)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落實上級關于促進研發機構發展的各項措施,優先支持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的高新技術企業單獨或者與高??蒲性核摵铣袚≈攸c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項目,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自建或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加快提升企業研發實力。(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七)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支持企業牽頭組建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開展高價值專利布局。對擁有發明專利并實現產業化生產的企業給予支持和獎勵。全市每年實施5個發明專利產業化項目,對實施完成的項目給予5-10萬元獎勵。支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發展專業化技術交易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每年開展技術經紀人、經理人培訓,為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持續輸送專業化人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八)營造科技型企業良好投融資環境。引導市內銀行機構進一步加大產品服務創新力度,切實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質效,不斷創新豐富金融服務“工具箱”。鼓勵金融機構和征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加強合作,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開發針對科技型企業的免抵押免擔保信用貸款產品。積極開展企業股權融資培訓、項目路演等融資服務。凡在境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成功上市的一次性給予500萬元獎勵,在新三板新掛牌的一次性給予300萬元獎勵;在黑龍江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場所交易板掛牌的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凡爭取到風險投資實現擴張發展的,年地方財政貢獻達到5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市金融服務中心、市銀保監局、市人民銀行、市商務局、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
五、保障機制
(一)強化組織落實,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建立七臺河市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整體謀劃,研究行動計劃實施的相關事項,明確責任分工,開展督導檢查,推進任務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要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制定具體推進方案和措施,確保各項任務如期完成。(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及各相關單位)
(二)壓實主體責任,健全考核評估機制。市政府對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下達年度具體目標任務,將行動計劃成效納入全市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中。建立健全科技型企業監測分析和評價機制。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是行動計劃的第一責任人,要依法加大科技投入,統籌安排各類專項及配套資金,提高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強度,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及各相關單位)
(三)強化宣傳引導,營造科技創業氛圍。市內各新聞宣傳部門要組織做好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的宣傳工作,及時報道創新創業的鮮活事例,大力宣傳科技創新成果、創新創業人才、科技型企業、先進地區創新創業的經驗和做法,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的社會氛圍,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及各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