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倍增行動方案
為強有力支撐全市“十四五”經濟倍增計劃,推進落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倍增,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現狀和實施目標
“十三五”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67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06.1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1.2%。通過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倍增行動,到2025年前后,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0家以上,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超10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6%。重點是組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十百千”行動,培育30家創新型領軍企業,搶占產業創新制高點,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扶持100家成長性較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增強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企業競爭力。建立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將符合發展方向、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對象。
(一)培育30家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產值、稅收位于區域前列,處在產業鏈創新引領地位或細分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地位,在全市范圍內帶動地區、行業創新發展示范作用明顯的30家高新技術企業。
(二)扶持100家成長性較好的高新技術企業。扶持產值超過2億元,持續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達到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20%以上,研發投入不低于8%的高新技術企業。結合“雙百行動”,催生培育一批成長性好、創新能力突出的新物種企業。
(三)建立培育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建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投入不低于2%、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10%、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的科技型企業庫。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強技術改造,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提升技術水平,培育發展1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源頭活水。
二、工作舉措
(一)培育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建立以汽車產業為主導,以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態產業為重點,以數字經濟、新型材料、智能裝備、清潔能源、現代服務為支撐的“一主三大五新”現代產業體系?!笆奈濉蹦?,全市汽車主導產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7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500億元。旅游、健康、生態等“三大”產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5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200億元。數字經濟、新型材料、智能裝備、清潔能源、現代服務等“五新”產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5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200億元。(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文旅局、市衛健委、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
(二)加快高新區提質升級。支持十堰高新區“以升促建”,高標準建設具有科技城功能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推動創新政策和創新資源向十堰高新區匯聚,推動十堰高新區加快形成“重點發展商用車產業、加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配套發展現代服務業”特色產業體系,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5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占企業比例超過30%,省級以上研發機構達到70家。(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高新區管委會,張灣區、鄖陽區)
(三)培育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落實省科技廳《深入推進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若干措施》,以國家、省級高新區為區域重點,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產業重點,創建商用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先進模具、熱處理加工等5家有影響力、有引領作用的創新型產業集群。(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各縣市區)
(四)推動組建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300家重點創新平臺,支持創新型領軍企業組建平臺型、網絡型、高水平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創新聯合體等新型研發機構,對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一定比例、產出績效顯著、帶動性強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定比例資金支持。建設湖北省中國工程科技十堰產業技術研究院、湖北省作業車輛數字化產業技術研究院、湖北省新能源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等5家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推進領軍企業產業創新聯合體建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五)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實施“千企入庫”行動,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逐步形成1000家規模的高新技術后備企業。全面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活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000家。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力度,重點引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內具有領先地位的高新技術企業。對入庫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培育支持,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減免稅收等激勵政策。(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招商服務中心,各縣市區)
(六)推進科技金融服務。以科創基金為抓手,推進高新技術企業上市,遴選20家符合上市條件的科技型企業申報省級“種子”企業庫,為高新技術企業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完善、股權融資等增值賦能服務,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市科技型上市企業超過8家。推進開展“財政科技創新貸”服務,力爭“十四五”末從事科技服務的金融、擔?;鸬葯C構達到20家。(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七)強化人才支撐作用。實施“人才引培行動”,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鼓勵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到高新技術企業和入庫培育企業任職或兼職。依托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培育科技人才1000名,重點企業引進培養創新型科技骨干3000名。培育產業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50名、市級以上雙創戰略團隊30個;柔性引進產業技術創新領軍人才50名、兩院院士5名。支持以科技特派員為主體的農業科技人才進農業科技園區、創新創業平臺、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農業企業和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倍增行動季度工作聯系制度,由一名市領導牽頭,實行一月一安排、一季一推進,統籌處理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大事項、重點進展及整體情況。聯系制度辦公室設在市科技局。各地各部門要按照《2021年全市績效管理綜合考評辦法》要求,將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研究與開發(R&D)經費占GDP比重、凈增高新技術企業數和新備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數等工作作為推動本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實施。
(二)明確職責分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十百千”行動是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倍增行動的主要抓手。建立創新型領軍企業、上市后備企業“雙千”工作定期報告制度。市科技局負責組織企業爭創創新型企業、創新型后備企業,建立相應科技創新平臺。市經信局負責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及相關項目推動。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負責推進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上市。市委人才辦負責企業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和政策兌現。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做好轄區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精準“一對一”服務工作,上市后備企業明確一名主要領導包保并嚴格對照上市標準定期研究推進;其他有關部門抓好職能范圍內工作推進落實。
(三)保障經費投入。各地各部門要集中優勢資源,持續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科技上市企業培育梯隊,特別要對研發投入比重高的企業予以重點支持服務,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
附件:1.十堰市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十百千”行動之創新型領軍企業任務分工表
2.十堰市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倍增行動計劃任務分工表
附件1
十堰市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十百千”行動之創新型領軍企業任務分工表
序號 | 企業名稱 | 企業類型 | 所屬區域 |
1 | 十堰同創傳動技術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企業(7家) | 茅箭區(8家) |
2 | 十堰東森汽車密封件有限公司 | ||
3 | 恒進感應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 ||
4 | 正和汽車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 ||
5 | 湖北正奧比克希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 | ||
6 | 馳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7 | 湖北和德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 ||
8 | 萬向通達股份公司 | 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1家) | |
9 | 十堰合駿實業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企業(4家) | 張灣區(4家) |
10 | 湖北國瑞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11 | 湖北美瑞特空調系統有限公司 | ||
12 | 東風專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
序號 | 企業名稱 | 企業類型 | 所屬區域 |
1 | 十堰同創傳動技術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企業(7家) | 茅箭區(8家) |
2 | 十堰東森汽車密封件有限公司 | ||
3 | 恒進感應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 ||
4 | 正和汽車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 ||
5 | 湖北正奧比克希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 | ||
6 | 馳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7 | 湖北和德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 ||
8 | 萬向通達股份公司 | 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1家) | |
9 | 十堰合駿實業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企業(4家) | 張灣區(4家) |
10 | 湖北國瑞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11 | 湖北美瑞特空調系統有限公司 | ||
12 | 東風專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 ||
13 | 十堰市泰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企業(4家) | 經開區(5家) |
14 | 湖北十堰先鋒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
15 | 十堰市倍力汽車管業有限公司 | ||
16 | 湖北帕菲特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17 | 湖北華陽汽車制動器股份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1家) | |
18 | 湖北萬潤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企業(4家) | 鄖陽區(5家) |
19 | 湖北大運汽車有限公司 | ||
20 | 湖北長平汽車裝備有限公司 | ||
21 | 湖北佳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22 | 湖北華陽汽車變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1家) | |
23 | 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企業(1家) | 丹江口市(3家) |
24 | 湖北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2家) | |
25 | 湖北丹澳藥業有限公司 | ||
26 | 湖北武當動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 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3家) | 房縣(3家) |
27 | 湖北天龍石墨碳業有限公司 | ||
28 | 房縣誠信汽配有限責任公司 | ||
29 | 十堰精密新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1家) | 竹山縣(1家) |
30 | 湖北龍王埡茶業有限公司 | 創新型領軍后備企業(1家) | 竹溪縣(1家) |
附件2
十堰市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倍增行動計劃任務分工表
類別 轄區 | 年份 | 高新技術 產業增加值(億元) | 高新技術企業數(家) |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家) | 規模企業數量 | ||
2億元 以下 | 2億元 以上 | 10億元 以上 | |||||
茅箭區 | 2020年 | 104 | 75 | 93 | 60 | 15 | 3 |
2021年 | 115 | 83 | 110 | 66 | 16 | 3 | |
2025年 | 249 | 137 | 200 | 97 | 25 | 5 | |
張灣區 | 2020年 | 147 | 114 | 160 | 94 | 20 | 7 |
2021年 | 163 | 122 | 110 | 107 | 22 | 8 | |
2025年 | 345 | 211 | 200 | 152 | 34 | 12 | |
鄖陽區 | 2020年 | 45 | 39 | 87 | 33 | 6 | 3 |
2021年 | 51 | 46 | 100 | 37 | 7 | 3 | |
2025年 | 109 | 71 | 182 | 55 | 10 | 5 | |
經開區 | 2020年 | 42 | 72 | 97 | 60 | 12 | 2 |
2021年 | 58 | 79 | 110 | 67 | 13 | 2 | |
2025年 | 130 | 131 | 200 | 99 | 21 | 4 | |
丹江口市 | 2020年 | 48 | 29 | 36 | 19 | 12 | 4 |
2021年 | 59 | 36 | 100 | 21 | 11 | 2 | |
2025年 | 121 | 54 | 182 | 31 | 20 | 6 | |
房 ?縣 | 2020年 | 7 | 18 | 58 | 17 | 1 | 0 |
2021年 | 9 | 20 | 35 | 19 | 1 | 0 | |
2025年 | 19 | 33 | 63 | 28 | 3 | 1 | |
竹山縣 | 2020年 | 5 | 7 | 20 | 5 | 2 | 0 |
2021年 | 5 | 9 | 35 | 6 | 3 | 0 | |
2025年 | 9 | 13 | 63 | 8 | 4 | 1 | |
竹溪縣 | 2020年 | 3 | 4 | 16 | 4 | 0 | 0 |
2021年 | 4 | 6 | 35 | 5 | 0 | 0 | |
2025年 | 9 | 7 | 63 | 7 | 1 | 1 | |
鄖西縣 | 2020年 | 4 | 9 | 27 | 9 | 0 | 0 |
2021年 | 5 | 11 | 35 | 10 | 0 | 0 | |
2025年 | 9 | 16 | 63 | 15 | 1 | 1 | |
全市總計 | 2020年 | 406 | 367 | 594 | 301 | 66 | 17 |
2021年 | 469 | 412 | 660 | 338 | 74 | 19 | |
2025年 | 1000 | 673 | 1216 | 492 | 119 | 36 |